随着人工智能(AI)的迅猛发展,科技进步对银发经济领域的影响日益显著。银发经济与银发科技深度交互、彼此赋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关注焦点。与此同时神机策,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深、数字全球化的发展浪潮,再加上中国拥有规模庞大的银发人群,共同为我国在银发经济领域率先实现“AI+”提供了契机。进一步推动银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技术真正“适老”更“惠老”,中国的数智养老面临广阔机遇。
中国的银发族正展现出强大的网络适应能力和对数字生活的热情。统计显示,60.7%的银发族平均每天手机上网时长超过3小时,网上购物、看新闻资讯、手机支付、刷视频等娱乐休闲,成为银发族日常上网的主要事宜。
在政策加持下,我国数智养老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工程”,集中在智慧养老平台建立、资源整合、数据库应用、终端融合、智慧设备及辅具使用等方面开展试点示范。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联合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
当然神机策,让数智技术真正服务于银发经济的发展,仍存在不少亟须克服的挑战。长期以来,养老服务在我国通常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客观存在的数字鸿沟等,导致社会对科技在养老服务中的效能认识不足。我国专门从事养老科技研发、制造、销售和租赁的市场主体不多,针对老年人生理特点和生活需要进行研发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种类相对较少,涉老科技机构和企业“小、散、专”,体系化研发设计能力不足。老龄科技新品和服务往往由于价格高、普适性和用户体验感不够好,而不能得到广泛使用。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技术素养相对不高,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科技产品的推广应用。
更为突出的是,涉老基础技术大多不在养老领域,老龄科技革命性的创新需要其他基础领域的突破。比如,不同功能的机器人被应用到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的生活、娱乐、照料、疾病管理、身体康复中,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起到重要作用,但机器人的物理定位、深度学习算法、视觉识别、处理传输、规划执行等技术还有待突破。
从地域分布上看,由于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支持等原因,不同地区的老年人在消费观念和对新技术的态度上存在着一定差异。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大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而且,数智技术与养老需求之间仍存在不同步的情况。对养老机构而言,上平台、上系统会增加运营成本和管理负担,使得“智慧”难以优化养老服务,反而可能提高老年人接受服务的门槛。
推动银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要着力推动银发科技政策范式的转换,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场景为支撑、以人才为根本、社会广泛参与的开放创新格局。
二要密切注意国际银发科技前沿动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创新型银发企业,占据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的制高点。
三要发挥创新价值链升级对老龄重大科技攻关的需求导向作用,牵引供应链和产业链创新发展,形成以基础研究成果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基础研究发展的良性互动。
四要完善数字治理生态为银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银发消费是一种个性化消费和场景式消费,既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又是一个细分具化的过程,需要构建多样性的消费场景,提供可展示的平台,实现消费的便利化。
(黄石松神机策,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老龄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诚信双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